special

Friday, February 17, 2006

【獨創求生存】序:創造生產線的能力決定工廠的利潤

2005/12/08
  【日經BP社報道】日本廠商開始加強國內生產。根據《日本經濟新聞》的調查,回答將“增加”3年後日本國內生產量的企業超過了6成。在日本國內生產的好處很大,可以保護生產技術經驗、縮短供貨期和開發週期。   不過,要想加強日本國內的生產,就必須克服勞動力成本高這一障礙。迄今為止,許多廠商為了尋求廉價勞動力而選擇了南韓、台灣、東南亞,中國。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相比,日本的勞動力費用要高得多。在日本設立生產基地,如果在生產能力上沒有優勢的話是決難取勝的。   通過調查在回歸國內方面走在前列的廠商,筆者發現了其中的共同點。那就是非常重視創造生產線的能力,並不斷提高這一能力。也可以換一種說法,就是不懈地研究最佳的生產方法。在這些廠商的工廠裏,即使是相同種類的產品,很多情況下也會根據大小、品質和產量等的不同,採用完全不同的生產方法。本連載要描述的就是創造這種生產線的“獨創能力”。只有具備獨創能力的工廠才能實現先進的生產能力。而如果不能實現這一能力,就不能在日本生存下去。本連載將分9章對“獨創工廠”進行介紹。   本連載是在對2005年10月刊《日經製造》上的專題報道“獨創的日本工廠”的一部分進行增添和修改後完成的。第3章以後的事例編備有2個僅能通過Web閱讀的版本。第1章和第2章裏則包含最新資訊。(未完待續,記者:高野 敦)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